qi gong Club


CANEWS Qi Gong Club
Chinese American News
  人體小宇宙
  
    人體是一個小宇宙,五臟之間就是相互資生、相互制約,共同維持整體的內環境穩定狀態,五行說以相生相剋論述五臟之間相互聯繫和協調平衡關係。當五臟之間正常的生剋制化調節受到破壞,就會出現相乘相侮的現象,就是病理狀態。在臨床,用五行生剋乘侮規律不僅能說明疾病的傳變,了解病情的預後;而且能調理各臟腑功能,做出相應的診斷和治療。

    傳統中醫不僅認為人體自身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小宇宙,它還認為人體的五臟六腑、五體、五官等與自然界的五方、四季、五味等有相應的關係,這樣就把人體與自然環境統一起來,反映了人體與宇宙之間的相互收受通應關係,恰好體現了天人合一觀。如春應於東方,風氣主令,故氣候溫和,陽氣生發,萬物滋生,人體之肝氣與之相應,故肝氣旺於春。此外,關於人體與外界環境,如四時、五氣,以及飲食五味的關係,中醫學亦是用五行之規律來加以說明的。
 
──
五行學說  Five Elements Theory ──





    中醫根據五行說來指導臨床診斷和治療。如木克土,聯繫五臟,肝屬木,脾屬土,那麼肝就可以抑制脾,治脾往往肝脾共治,因而有“扶土抑木”的原則。再如,肝色屬青,味屬酸,如有面色發青,喜食酸味等見症,一般可診斷肝經受病。像這樣的例子很多,不勝枚舉。總的說來中醫無論在診病、辯證、治療、用藥等各方面,都離不開五行說的。


 


         五行主要是由『木』、『火』、『土』、『金』、『水』所組成,彼此並且

產生了相生相剋的理論。  

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為『木→火→土→金→水→木』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快速記憶方法
    木生火:燃燒木頭,火才會旺。
    火生土:火將木頭燃燒盡後,只剩一堆土。
    土生金:土裡面會藏金礦。
    金生水:在河水裡面可以掏金。
    水生木:樹木要澆水,才會長大。

    相生,有相互滋生、促進、助長的意思。

五行相剋

 

五行相剋為『木→土→水→火→金→木』

  (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 
快速記憶方法
    金剋木:斧頭可以將木砍斷。
    木剋土:木樁可以穿透土地。
    土剋水:土牆可以防範水患。
    水剋火:水可以澆熄大火。
    火剋金:火可以熔解金子。
    相剋,有相互制約、抑制、克服的意思。

 

     五行學說認為宇宙萬物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行(運動)和變化所構成。

 

    它強調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係和運動形式。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則五行可說是一種原始的基本系統論。 《呂氏春秋》稱五行為五氣。五氣就是具有五種性質的氣。這五種氣,經常流動運行於世界之中,所以稱為五行。五行在本質上都是氣。陰陽也都是氣

   

 

   又中國朝代變革也與五行有關,如周代火德尚紅秦代水德尚黑漢代土德尚黃武后易周尚紫,紫色近紅色,也頗有陰陽五行意味。

   在《國語﹒鄭語》中有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萬物」,《尚書》中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的記載。它指出了五行五味、苦、酸、辛、甘)之間相互的內在的聯繫。
  
    同樣,五行相剋的關係也用於五臟間相互制約的關係。如肺(金)氣清肅下降,氣機調暢,可以抑制肝(木)陽上亢,此即金克木;肝(木)的條達,可以疏洩脾(土)的壅滯,此即木克土;脾(土)的運化,可以制止腎(水)的泛濫,此即土克水;腎(水)的滋潤,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此即水克火;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此即火克金。

    五行生剋也用於解釋臟腑間的病理影響。如肝病可以傳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響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響,即木鬱土虛或土壅木鬱;肝病還可以影響心,為母病及子;影響肺,為木侮金;影響腎,為子病及母。其他臟腑病變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關係,說明這些在病理上相互影響。

    五行生剋關係,也用於精神對五臟功能的影響。《素問》說: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等,即是運用五行相剋關係來調整情志,從而治療精神性病症。


五臟五行相生相剋
 

自然界

五行

人體

五味

五色

發展過程

氣候

季節

方位

五官

五體

五志

小腸

長夏

西

大腸

皮毛

膀胱

 

 

pcmax-r-g.gif (1917 bytes)

For questions Please 
E-mail to Chinese American News

Copyright @ 2009-2010, Chinese American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