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常用療法名稱
● 養生兼調理的漢方保健
● 食物的四氣-溫熱涼寒
● 日常生活的養生食療
● 健康排毒餐
● 排毒清體信號
● 日常食物的10個副作用
● 18種超級食物
● 常吃枸杞可長壽
● 黃豆是東方長壽關鍵
● 黑米有豐富營養
● 秋食玉米 潤腸又護膚
● 加油添醋-談吃醋
|
|
靜坐是每天的功課!培養內功最佳途徑
|
|
天氣涼颼颼補對身體過好冬
開始進入進補季節。隨著一波波寒流報到,早、晚溫差變化大,一大早出門運動或是上班,感受到涼颼颼,許多人開始容易咳嗽、皮膚乾癢,甚至胃也有些不舒服。面對各式補身方法,也讓人無所適從。中醫師建議,先了解自己的體質,才能補對身體更健康。
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醫師葉家舟說,國人特別愛進補,但若未能針對體質進補,「太補」會有嘴巴乾、流血、不容易入睡等情況;補得「太冷」反而會腹瀉、腹脹,也容易食不下嚥。
4種體質 進補藥材有別
從中醫觀點,一般可分為4種體質,提供大家做為檢視自我身體狀況的參考。
氣虛性體質:
當覺得自己呼吸短淺、聲音小、神情疲倦且懶得說話,稍微動一下就會出汗,而且不太想吃東西,就屬氣虛性體質。在秋天可以利用黃耆、黨參、西洋參泡水喝,或者是煮成稀飯,非常方便。 血虛性體質:
如果臉色蒼白、嘴唇沒有什麼血色,晚上睡覺會盜汗、皮膚乾燥,舌頭是淡淡的紅色,是屬血虛性體質。可在煮稀飯或湯時,加入當歸、紅棗、何首烏與桑葚,增加風味又能養生。
陰虛性體質:
觀察自己如果臉色潮紅、口乾舌燥,容易盜汗、尿量少且便秘,舌頭紅並有一點苔,是屬陰虛性體質。建議煮稀飯時放入麥門冬、五味子、山藥、百合來改善體質。
陽虛性體質:
如果總是覺得四肢冷又畏寒、腰痠腿無力,以及咳嗽、身體腫脹和容易拉肚子,舌頭有薄苔,即屬陽虛性體質。建議利用肉桂、生薑等入菜。
配合節令 從飲食中養生
葉家舟說,以上幾種體質中,陰虛性體質就是老人家常說的「冷熱不合」,就像煮開水,水太多不易煮開,但火拿開了又不容易熱。身體雖然虛,但也不能吃得太補,否則會睡不著、嘴巴破、流鼻血。但吃得太冷又容易脾胃不舒服。
對自己的體質有了基本的認識,就應盡量避免吃到和自己體質有影響的食物,如果還是對體質無法確定,可向中醫師諮詢,由醫師診斷後再進補。
秋冬進補除了須因應不同體質來選養生藥材,也可以配合節令選擇一些適合吃的食物,從日常飲食中養生,花費小但效果特佳。
秋冬吃梨 改善身體狀況
葉家舟說,梨對秋冬常見的身體狀況都有改善效果,像咳嗽、喉嚨痛、便秘等。梨的好處是可生吃也可煮湯,睡覺前吃一些能改善便秘。另外,也可和貝母加黑糖或糖蜜燉汁,對止燥咳療效很好。
除了梨,喝甘蔗汁具有滋陰解熱、生津潤燥的效果。喝牛奶有補氣益血、滋潤皮膚毛髮效果。具有滑潤收澀及健脾固腎的淮山蓮子湯對健康的人或長期臥床者都是很好的滋養補品,可以再加些百合、銀耳、枸杞、紅棗與桂圓。
中醫傳統的銀耳燉冰糖能改善支氣管炎的咳嗽與多痰,以及皮膚乾燥引起的搔癢,多吃能讓皮膚白嫩有彈性。
|
|
|
For questions Please E-mail to
Chief Editor Office
Copyright
@ 2009-2010, Chinese American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