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田呼吸 -側溜
夏季養生最佳食品:
綠豆湯
天氣越來越熱了,人們出汗開始增多,食欲也逐漸變差,夏季,人們容易「苦夏」,就是吃不好,睡不好,營養攝入不足,人感覺沒有力氣,體重開始下降,身材變瘦,精神也不容易集中。
怎麼辦呢?綠豆粥、綠豆湯是傳統的夏季保健佳品,它能夠清熱解毒,防暑降壓,開胃袪火。天熱了,我們應適當吃些綠豆粥、綠豆湯。
綠豆湯中防暑活性成分較多,可能是因為它含有的多酚類抗氧化物質較多。綠豆中的多酚類物質容易氧化,故加熱時間不宜過長。將綠豆泡軟,煮沸15分鐘之後,將鍋內的湯舀出,單獨飲用,因為此時豆湯顏色為碧綠色,溶出的物質主要是豆皮中的活性成分,而且氧化程度最低,清熱能力最強。
如果要喝粥,可以煮的時間更長些,煮至米粒發軟,變得較稠的粥樣。 小貼士:
在煮綠豆湯的時候不要放堿。綠豆含豐富的維生素B族,對人的身體很有好處,如有助于調節神經系統的活動,維護正常的生理代謝等,但加堿會嚴重地破壞多種維生素B。而且,綠豆中的類黃酮抗氧化成分也會因為加入堿而損失,標志之一,就是粥變為黃顏色。所以,煮綠豆粥最好不要加堿。如果想讓粥變得黏稠一些,可以加入少量燕麥片。
還有,綠豆性涼,體質寒性的人要少喝。
|
|
夏季養生首重養心
◎
張政榮
時序進入夏季,夏屬火,與心相應,因此夏季養生首重養心
。夏季養生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養護陽氣。《素問•靈蘭秘典篇》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在人的生命中起主導作用,維持生命的重要器官,此地所指的「心」是廣義的包括「心臟」與「心神」。
夏季節氣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六個節氣。
立夏開始,天逐炎熱,植物繁殖,是所謂「草蕃木秀」繁衍秀美的季節,人在天地氣交之中,故生活起居亦應之順之。
由于「立夏」後,晝長夜短更明顯,天亮得早,人們起得早,而晚上天黑得晚,人們睡得晚些。此時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生活起居睡眠方面也相對的「晚睡」、「早起」,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但因為相對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休,注意睡好「子午覺」,以維持旺盛充足的體力。
《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瀉,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意思是説,夏天的三個月,天陽下濟,地熱上蒸,天地之氣上下交合,各種植物開花結果,是萬物繁殖華麗的季節。此時人們應該晚睡早起,不要逃避陽光,因為太陽照射,可吸收其陽氣精華補充能量。不要發怒,讓心中無存鬱怒,培養樂觀進取的精神,對外界事物充滿濃厚的喜愛,使氣機宣瀉通暢自如,這是適應夏氣,生長養氣的根本方法。如果違背了生長養氣之法,就會對「心」造成傷害,人到了秋天就會生病,提供給秋天收斂的能力就會變差,當冬季來臨時則會發生重病。
立夏後,隨著氣溫升高,人們容易汗出,「汗」為心之液,夏季要注意不可過度出汗,夏天出汗多易傷心陽,運動後要適當飲溫水,補充體液。夏季出汗多,則鹽分損失亦多,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夏月伏陰在內,飲食不可過寒,如:《頤身集》指出:「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涼粉、冷粥。飽腹受寒,必起霍亂。」夏日外熱內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則猶可,貪多定會寒傷脾胃,令人吐瀉。西瓜、綠豆湯、酸梅湯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較弱。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一般來說,愛出汗是氣虛的原因,應多吃粳米、糯米、小米等谷物,以及山藥、馬鈴薯、大棗來補氣。
立夏時節,選的運動不要過于劇烈,可選擇相對平和的運動如太極拳、太極劍、散步、慢跑等。夏季胃口不開,納呆、乏力、噁心等,易出現脾胃陽弱,故應注意調養心脾、健脾利濕。飲食宜清淡,多吃冬瓜、絲瓜、西瓜,減少過食生冷、油膩。如出現口乾咽燥、心中煩悶、手足心熱,則應減少戶外活動,飲食宜清淡;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魚類等食物,對于蔥、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則應該少吃。
立夏時節,自然界的變化是陽氣漸長、陰氣漸弱,相對人體臟腑來説,是肝氣漸弱,心氣漸強,此時的飲食原則是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此時飲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纖維素為主,多吃蔬果、粗糧。平時可多吃魚、雞、瘦肉、豆類、芝麻、洋蔥、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楊梅、香瓜、桃、木瓜、蕃茄等;少吃動物內臟、肥肉等,少吃過鹹的食物,如鹹魚、鹹菜等。
由于氣候炎熱,酷暑多雨,所以暑濕之氣比較容易乘虛而入,因為暑氣盛,心氣易虧耗,特別是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難以抵擋酷熱暑濕,從而導致疰夏、中暑等病。當出現全身乏力、頭昏、心悸、胸悶、大汗、口渴、惡心等症狀時,可能是中暑先兆,應立即將中暑者抬到通風陰涼處休息,同時給病人喝些淡鹽水或綠豆湯、西瓜汁等。預防中暑,應合理安排工作,勞逸結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曬,室內要降溫,平時要睡眠充足,飲食衛生,人體五臟氣血才能走正常軌道,達到陰陽平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