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田呼吸-側溜
春季飲食:少食酸辣多食辛甘
關於春天的飲食民間有很多流傳,其中一項重要習俗就是“咬春”。咬春又名吃春,即在初春時節,吃一些象征春意的新鮮菜蔬之類的食品,以迎接新春的到來。這種習俗,在全國各地流傳很廣。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餅,而南方則流行吃春卷。吃春餅和春卷,是人們對“一年之計在於春”的美好祝福。因此,這一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而從飲食養生角度來看,春季應特別注意對肝臟進行保養,以順應天時。所以,在飲食調養時要考慮到春季屬於陽氣開始昇發的特點,適合多吃一些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食物。如油菜、香菜、韭菜、洋蔥、芥菜、白蘿卜、茼蒿、大頭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春芽、春筍等。同時,春季風乾物燥,因此飲食上應多吃些多汁蔬果,為人體補充水分。
此外,春季適宜食用的調味食物有生姜、蔥、大蒜、胡椒、豆豉、香菜等。另外,還適宜食用偏甘味食物,口味微甜的甘潤食品,如大棗、百合、荸薺、梨、桂圓、銀耳等。對於需要滋補調養的人,可以用西洋參、龍眼肉、黨參、黃?等燉雞或瘦肉等。
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多食酸收的食物,如橙子、橘子、柚子、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欖、檸檬、石榴、烏梅等,因為在五臟與五味的關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
除此之外,由於立春之後氣候乾燥,要少吃麻辣火鍋、羊肉、狗肉、過於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燒烤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容易損耗陽氣,導致上火。人體腸胃經過冬季的長期進補和正月的肥甘美食,積滯較重,因此不宜再吃油膩辛辣之物,以免助陽外泄。同時,愛過敏的人在春季一定要忌服“發物”,如蝦、蟹等食物。
|
立春經常伸懶腰 注重護肝養陽
按照中醫的養生保健理論,立春節氣是從“秋冬養陰”過渡到“春夏養陽”的轉折點。因春在五行屬木,與肝相應,所以在春季養生具體到人體臟器而言,一定要重視養肝。
怎樣護肝呢?除了遠離煙酒,注意飲食之外,最簡單的就是伸懶腰。很多讀者都有這樣的體會:在清晨剛醒來或工作勞累時,伸一伸懶腰會有說不出的愜意。其實,這是人體自我保健,特別是對肝臟保健的一種條件反射。人體困乏的時候,氣血循環緩慢,這時若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並配以深呼吸,有吐故納新、行氣活血、通暢經絡關節、振奮精神的作用。伸懶腰後,血液循環加快,全身肢體關節、筋肉得到了活動,睡意皆無,這樣也激發了肝臟機能,使肝臟得到“鍛煉”,從而達到對肝臟的保健效果。
伸懶腰有一定的技術含量,伸懶腰時要使身體盡量舒展,四肢要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伸展時,盡量吸氣;放松時,全身肌肉要松弛下來,盡量呼氣,這樣鍛煉的效果會更好。對老年人來講,經常做這一動作,還可增加肌肉、韌帶的彈性,延緩衰老。
立春飲食宜少『酸』多『甜』
專家提醒:立春飲食宜進補辛甘發散性食物
2月4日,立春節氣至,天氣乍暖還寒,忽冷忽熱。專家提醒說,此時節公眾在生活起居上要防“病”保“健”,飲食調理上宜少“酸”多“甜”。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艷玲介紹說,立春期間是由冬寒向春暖過渡的時節,正處於陰退陽長、寒去熱來的轉折期。此時陽氣漸生,而陰寒未盡。有時早晨還是旭日東昇、春風送暖,傍晚卻可能寒流突至、冷氣逼人。同時,人的機體經過一個冬天的“蟄伏”,免疫力和抗病力均有明顯的下降,再加上立春時節,天氣剛剛由寒轉暖,各種致病的細菌病毒開始生長繁殖。因此,在立春時節,公眾在生活起居上要格外注意防“病”保“健”。
李艷玲強調說,有資料表明,春季是流感、腦炎、呼吸道疾病、肺結核等病癥的多發季節,而這些疾病的發生與細菌、病毒感染有關,但染病後是否發病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個人的體質和起居調理。
為了預防這些疾病的發生,李艷玲提示說,立春時節的養生保健要注意搞好居室內的環境衛生,經常開窗通風,以保持室內空氣的新鮮,減少病菌孳生的條件;堅持晨練,起床後散步、慢跑、打拳、做操對身體健康均大有益處,能提高機體適應氣候變化及抵抗疾病的能力;注意口鼻衛生保健,阻斷溫邪上昇,斷其犯肺之路。
立春時節乍暖還涼,多風乾燥。在這個時候,公眾在飲食上要合理地調整,有目的地選擇食物,根據時令變化和自身需求,進行合理的調配和養護,以提高身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
李艷玲表示,傳統中醫認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春季肝氣最旺,如果再吃酸性食物,就容易導致肝氣過於旺盛,肝旺則容易損傷脾胃,引起脾胃虛弱病癥。
她建議,立春時節,應當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柔肝養肝、疏肝理氣的中草藥和食品,中草藥可選用枸杞、丹參、元胡等,食品選擇辛溫發散的蔥、香菜、花生等,多吃些昇發陽氣的韭菜、菠菜、薺菜等,靈活地進行配方選膳可以達到很好的養生保健效果。此外,護肝養脾還可選擇大棗、鍋巴、山藥等甜食,可做成大棗粥、山藥粥食用。
營養專家同時指出,除了飲食調理之外,公眾還要重視精神調養,應戒暴怒,更忌情懷懮郁,要做到心胸開闊,保持恬靜的心態。平時應積極參與戶外活動,活動時動作宜舒展、緩慢,還可進行郊游、踏青,以暢達胸懷、陶冶性情、活動筋骨。
立春養生:春捂有理運動宜緩 少食酸辣多食辛甘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
今年立春的准確時間是2月4日18時22分。立春象征著春天的來臨,此時氣候變化較大,天氣乍暖還寒、忽冷忽熱,公眾在生活起居上要注意防病保健。飲食調養方面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
起居:春捂有理運動宜緩
立春被很多人視為春天的開始,不過其實並非氣象學上真正春天的開始。立春後的一段時間裡,天氣乍寒乍暖,氣候變化仍較大。此時人體隨著春季的到來也開始變得疏松,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容易生病。所以,初春時節不宜過早減少衣物,公眾著裝要謹記“春捂秋凍”。春天適當捂一捂,可減少疾病,尤其是常見的呼吸系統傳染病的發生。
立春過後,在起居方面也要做到順應自然,早睡早起,適當增加室外活動,多伸懶腰,使身體的冬藏狀態開始適應春天的到來,讓自己的精神情志與大自然相適應,力求身心和諧,精力充沛。為避免春季疾病的發生,在預防措施上,除了要順應氣候的變化增減衣服;還要常開窗,使室內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清新;此外,特別要注意口鼻保健。
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始生的特點,逐漸從“秋冬養陰”過渡到“春夏養陽”,注意保護陽氣。因春屬木,與肝相應,所以在春季養生上一定要重視養肝。肝主情致,因此護肝要從心情著手,養肝的關鍵就是要保持心情舒暢,防止“肝火上昇”。情緒不宜過於激動、興奮,要保持愉悅、平和,有利於疏肝理氣。
立春過後,隨著氣溫回昇,人們應逐漸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以加快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春季健身以不出汗或微出汗為佳,這時比較適合進行節奏和緩的運動,如春游、放風箏、散步、慢跑、打太極以及並不劇烈的球類運動。不宜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否則會消耗津液、損傷陽氣、易受風寒。同時由於氣候仍然乾燥,運動時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